作为全国商品粮基地的“压舱石”,黑龙江如何从“种得好”迈向“卖得好”?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给出的答案:创新打造银企粮食“产销联盟”信贷服务模式。
金秋龙江,稻谷飘香。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赛道上,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创新打造的银企粮食“产销联盟”信贷服务模式释放强劲动能——从第二届银企粮食“产销联盟”对接大会上24家企业的集中签约,到近50万吨龙江粮食通过“北粮南运”直达销区,这一模式以金融为针线,串联起产区“卖得好”与销区“供得稳”的核心需求。
从模式架构的创新搭建,到政策体系的精准护航,再到多方共赢的实践落地,“产销联盟”已成为激活粮食产业链、守护“大国粮仓”的重要金融力量。
“产销联盟”以产销区农发行信用为纽带,依托企业间购销合作,通过“购贷销还、此增彼减”的资金闭环机制,不仅让信贷资金在系统内安全流转,更为产销两端架起稳定的合作通道,推动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与信贷链深度协同。
为让模式落地生根,黑龙江省分行精准出台系列信贷政策“组合拳”,13项差异化举措覆盖全服务链条。企业准入不再“一刀切”:总行战略合作客户可“一企一策”获得贷款。利率与规模更给足“诚意”:专项贷款产品额外优惠,年度信贷计划中单列专项额度,保障优质企业融资需求不“断档”。
线上线下联动的“撮合”服务,让联盟活力持续迸发。
从哈尔滨到重庆,两场签约仪式促成43户企业牵手;此次大庆对接大会后,产销区企业还通过座谈会深入对接、凝聚合作共识。数字化转型更让服务提质升级,“产销联盟”撮合平台整合全链路数据,叠加“竞采贷”“中储e贷”等线上产品,实现从“人工对接”到“智能协同”的跨越,为粮食流通注入新质生产力。
模式推行至今,多方共赢的图景已然清晰。齐齐哈尔、鸡西等8地市同步开展产销对接,近50万吨粮食通过“北粮南运”通道流向销区,让黑龙江的优质粮源直达市场终端。产区企业在市场低迷期找到了“出路”,省内一家粮食贸易企业借此打开销路,新增利润50万元;销区企业稳住了“粮源”,重庆某企业获得3亿元授信后,在黑龙江采购5000吨玉米,顺利兑现下游订单。对农发行而言,不仅实现授信70亿元、投放贷款超32亿元,更通过跟踪粮食物资流与资金流,筑牢了信贷安全防线。
面向2025粮食年度,黑龙江省分行计划联合7家省分行,与约60户企业深化合作。眼下,106户市场化客户的177亿元授信已审批落地,900亿元秋粮收购信贷资金备足到位,“钱等粮”的保障让农民安心、企业放心。未来,该行还将聚焦黑土地保护、现代种业等领域,延伸粮食产业链服务,以金融力量助推龙江农业强省建设,守护好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