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01:多条短信同时发送【一次发1~10条均可】
视频02:伪基站发短信实战【8小时发短信15万条】



人民网上海10月21日电 (记者葛俊俊)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市政府新闻办推出“实干绘答卷 接力新蓝图”上海“十四五”规划成果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展现十六个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
今天上午举行该系列第八场新闻发布会,围绕“高水平打造开放创新强磁场、产城融合新高地”主题,闵行区委书记陆方舟介绍了闵行区“十四五”期间建设发展成果,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吴强,闵行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晓雯等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陆方舟介绍,闵行以“创新开放”为引擎,以“生态人文”为底色,以“宜居安居”为目标,“十四五”期间,全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900亿元,总量均位居全市第二;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8%左右 ,保持全市首位;连续两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区”。经过“十四五”的这五年,闵行发展的基础更加厚实,发展的优势更加巩固,发展的后劲更加充沛。
闵行区是上海传统的制造大区,全力推动产业迭代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经济规模双提升。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11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0.6%。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6%,高于全市9个百分点。二是主导产业筑牢根基,聚力打造先进能源装备及绿色低碳、航空航天、生物医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未来产业蓄积动能,前瞻布局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等产业。
“十四五”时期,闵行紧抓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推动开放与发展双向赋能,着力构建链接长三角的国际会客厅和服务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桥头堡。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闵行部分)累计落户企业近2.8万家,总部型企业达275家。2024年实现税收109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2倍。“中欧班列-上海号”从闵行始发,覆盖中欧、中俄、中亚线路,累计开行300余列,货值超百亿元。
闵行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创新发展的活力与动力持续迸发。“十四五”以来,全区共荣获1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210项(人)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9家、市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1665家,数量全市领先。
闵行区聚焦“宜居、安居、暖心”三个维度,为闵行人民城市建设增添温暖底色。加快推进7个“城中村”整体改造,累计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7.1万套,“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可用床位达8000余张。累计建成养老床位17552张、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110家、助餐服务场所194个,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坚持“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着办”,用好人民城市议事厅等载体,让每一件实事项目都充分汲取群众的意见和智慧。还打造了74个“暖蜂友巢”、416个“小哥来吧”、108个“爱心接力站”,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超50万人次,让党建温度在基层一线接力传递。
陆方舟表示,展望“十五五”,闵行将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全力把闵行打造成为国际开放枢纽门户、科技创新策源湾区、新质链群集聚高地、人民城市示范标杆,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