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5个世界粮食日暨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来临之际,湖北省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粮食安全宣传周主会场活动在咸宁市举行。今年活动聚焦“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 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的世界粮食日主题,以及“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集中展示了湖北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全链条节粮减损、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践与成效。
活动现场
筑牢安全基石,彰显湖北担当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易俊东表示,湖北坚决扛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改革与创新“双轮驱动”,统筹粮食高水平安全与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完善粮食储备流通体系,着力构建华中区域粮食应急保障中心,为端牢“中国饭碗”贡献了湖北力量。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成员,省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易俊东,咸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刚等领导在湖北优质粮油品牌主题展览区了解江汉大米情况
聚焦全链条减损,挖掘“无形良田”
节粮减损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易俊东指出,湖北正着力在生产环节精耕细作、减少田间损失;在储运环节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在加工环节推行适度加工;在消费环节倡导“光盘行动”,系统化推进节粮减损。
科技赋能储粮环节成效显著。据湖北省储备粮油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资料,该集团已梳理应用42项绿色储粮技术。至2024年,湖北已实现地方储备粮准低温存储全覆盖,并正重点推进氮气气调储粮技术。目前,省域内国有粮食企业完好仓容达1500万吨。
加工环节减损与提质并行。湖北省粮食局自2021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粮食科技项目揭榜制。2025年,湖北省内有4家企业入选全国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试点。湖北畅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低温慢碾技术降低加工损耗,保留营养;武汉明乔科技有限公司通过适度加工提升茶籽油品质,并使油料副产物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
中磐农业介绍用AI智能研磨技术,赋能节粮减损
推广全谷物行动,引领健康消费
积极响应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2024—2035年)》,湖北于今年启动省级“全谷物行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成立“全谷物科普学生志愿者团队”,200名学生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科普,其案例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全国十大典型案例。华中农业大学培育的“华墨香”系列黑米,破解了传统黑米食味难题,并已在南方多省示范种植,推动了全谷物从科研走向餐桌。
咸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刚介绍,咸宁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在22亿斤以上,并积极推动节粮减损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现场还设置了优质粮油展区和品鉴区,集中展示“荆楚粮油”等品牌产品,并举办了“小记者问粮安”成果展示,寓教于乐传递爱粮节粮理念。
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本次活动由湖北省粮食局、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联合主办,咸宁市发改委(粮食局)承办,旨在全社会营造关注粮食安全、践行节粮减损、倡导健康消费的良好氛围。(文/图 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