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60719134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大江东|沈桂龙:世界中国学是关于理论的思考

作者: admin来源: 本站时间:2025-10-16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 2運營商全頻覆蓋
  • 1300W高功率主機
  • 隱藏式鯊魚鰭天線
  • 24/7科技線上支持
  • 大容量戶車載電池
  • 3000W高功率逆變器
  • 雙清包稅包郵跨國配送
  • 三方工作安排
  • 支持任意国家短信代發測試

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

继2023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之后,2025年10月13日至10月15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再度亮相上海,约500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黄浦江畔,围绕“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主题,看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如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探讨在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相连、日益休戚与共的今天,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之际,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上海市世界中国学研究会会长沈桂龙接受大江东工作室专访。

上海社科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所长沈桂龙。上海社科院供图

今天,为何世界如此关注“中国学”?

大江东:在今天的中国,世界中国学大会的举办,是在回应怎样的时代命题?

沈桂龙:世界中国学是向国际社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渠道。世界中国学的繁荣发展,有利于中国形象在国际社会更好地传播,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发展成就和治理智慧,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同样,世界中国学通过研究中国的发展实践和治理经验,能够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可持续发展、减贫降碳等全球性议题提供一份借鉴,为破解时代难题、实现共同发展贡献我们中国的智慧。

大江东:自2023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举办以来,这门学科在国际国内有哪些新发展?

沈桂龙:中国学的兴起,缘于二战后全球学术格局的重大变化。美国凭借其学术资源与国际地位,成为全球科学和文化中心。大量欧洲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华人学者流入美国,使其逐渐发展成为新的中国学研究重镇,研究范畴也从历史文化扩展至政治、经济、社会与国际关系,推动中国学走向跨学科、综合化的发展阶段。

在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相连、日益休戚与共的今天,推动世界中国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世界中国学,已经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一座重要学术桥梁。

“世界中国学大会”的前身,是“世界中国学论坛”,论坛始于2004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每两年一次。2023年,改名为“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也迎来了世界中国学的发展高峰两年来,海外的中国学蓬勃发展,除来自欧美以及日本、韩国等研究中国学的传统国家以外,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研究力量不断壮大。

从国内看,自2023年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举办之后,国内的高校智库和研究机构更是加大了世界中国学的研究力度,投入了更多力量。

这一系列变化,体现出世界中国学正不断扩大的“全球视野”。

主题与议题,凸显学术对话和文明互鉴

大江东:今年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主题和内容的设计上有哪些思考?

沈桂龙:本届世界中国学大会的主题设计凸显了学术深度。大会以“世界视野下的历史中国与当代中国〞为主题,旨在搭建高水平的学术对话平台,贯通对中国历史演进与当代发展的整体性理解,从而深刻把握中国学重大意义与时代内涵,强化学理阐释,推动研究范式的创新与突破。

议题架构的设置也体现出跨域融合。这共有五个分议题,分别为:“从世界看中国:文明的赓续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学理分析和经验启示”“多学科视域下的世界中国学知识体系”“数智时代的世界中国学:机遇与挑战”“青年与世界中国学的未来”。总体而言,这些议题在学理上进行创新,并力求达成与会者多方共识。五个平行分论坛涵盖历史、经济、文化等学科,既有世界中国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学在数智时代的发展前景以及中国学的代际传承问题,也有作为中国学重要内容的文明交流互鉴,以及如何用中国学来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等与时俱进的内容。

世界性、中国性、实践性,世界中国学研究呈现三个趋势

大江东:您与全球许多研究中国学的学者都有较多联系。据您所知,以世界中国学大会为契机,学者们来到中国,来到上海,他们最想看什么?会看到什么?

沈桂龙:世界中国学不仅是关于理论的思考,也是面向实践的回答。中国认知、中国声音和中国形象的传播,是繁荣发展世界中国学的非常重要的任务。

在我看来,此次世界中国学大会或将引出世界中国学未来研究和发展的三个大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中国学的世界性更加彰显。今年,参与世界中国学大会的海外学者非常多,涵盖了各大洲50多个国家的知名学者、智库专家、文化使者。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学发展的世界性趋势特别明显。

第二个趋势是中国学研究更具中国性。无论以世界眼光看中国,亦或是从中国视角看世界,核心出发点都是中国。从中国发展的现实情况了解中国国情、发展道路,以及中国对于世界的影响,这个视角非常能体现中国学研究的中国性。而且,我认为这个趋势在未来越来越明显。从学界来看,海外学者会更加关注中国学者的研究,关注中国本土学者的一手资料。

第三个趋势是世界中国学将更具实践性。当下的中国学研究,越来越多关注当代中国,尤其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功经验与模式,希望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发展启示。所以,现在很多关于中国的研究趋向实践,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专家到中国来,看一看中国真实的发展变化、与中国学者面对面交流,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现实情况和经验加以理论提炼。

除了中国文化、中国发展经验,未来还有一个全球学者关注的的领域,就是中国的科技创新。随着中国的科技水平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强,越来越多有关中国研究的专家,正在对中国的科技创新产生兴趣。

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开幕之际,沈桂龙接受大江东工作室专访

大江东:就您的观察,近年来世界中国学在中国的学科建设,有什么突破?

沈桂龙:相比美欧等传统中国学研究强国,目前国内世界中国学研究还存在不小差距。不过近年来,世界中国学的学科化建设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2024年3月19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其中中国语言文学大类新增“汉学与中国学”这一专业,在学科建设的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来自国家层面的关注,让世界中国学概念和世界中国学的学科边界进一步清晰,学科研究方法也得到进一步规范。在这样的发展环境和氛围之下,世界中国学发展在人才、学术观点发表平台等领域,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4-2025 4G伪基站购买 www.duansms.com 版权所有 电话:+85260719134 地址:香港油尖旺区尖沙咀金马伦道66号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