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60719134
当前位置:主页>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淮北市烈山区:一条环山路串起乡村“共富链”

作者: admin来源: 本站时间:2025-10-09
[field:title/]
用于2-3-4-5G网络的伪基站设备,我司拥有22年专业定制生产全球短信基站的生产厂家,可按需定制,满足各行各业的活动营销需求,目前已合作马来西亚、泰国、越南、菲律宾、柬埔寨、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阿联酋、巴西、非洲等30余国家,一次购买,即可享短信终身免费服务。本产品不出售中国大陆地区!!!

  • 2運營商全頻覆蓋
  • 1300W高功率主機
  • 隱藏式鯊魚鰭天線
  • 24/7科技線上支持
  • 大容量戶車載電池
  • 3000W高功率逆變器
  • 雙清包稅包郵跨國配送
  • 三方工作安排
  • 支持任意国家短信代發測試

金秋时节,淮北市烈山区四季榴园景区游人如织,悬挂苏、鲁、豫、皖等地牌照的私家车和摩托车来来往往,游客们把车辆停靠在沿途免费车位上,来到观景平台俯瞰山水生态之美。

“我们这里是‘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上的重要一站,山路串起了散落在大山中的山水资源,也串起从希望到共富的路径。”近日,烈山区烈山镇榴园社区36岁的宋强强说,他在当地创业多年,见证了榴园从一个交通闭塞、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到四通八达、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的巨变。

打开山货通道

路通业兴,道畅民富。在烈山区,一条绵延55公里的“龙脊天路”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2022年,这条山路部分路段打通后,受到当地及周边车友青睐,被游客称为“皖北川藏线”。

摊开烈山区旅游图,龙脊山、鹰山、卧龙山等十几座山头盘踞在该区东北部,“龙脊天路”宛若一条红丝带从座座山脉中穿过。

榴园盛产石榴,景区内有明清石榴园、中国石榴博物馆等景点。“山里的好货出去难”,曾真真切切地发生在当地。

没有好路,2万亩高品质石榴卖不上价,各景点游客稀少。

“以前游客不愿来,来了也没法往山里走,村民空有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宋强强说,“龙脊天路”从东北端的烈山镇南庄村延伸至南端的宋疃镇黄营村,串联起8个村、社区,将南庄野杏林、四季榴园景区、龙脊山自然风景区、黄营灵枣园等串联成线,游客一下就多了起来。

“八九月灵枣成熟季,水果采购商每年都以‘山高路孬车难行’为由,压低收购价。”黄营村灵枣种植户李建成说,“龙脊天路”黄营段今年开通后,前来采摘黄营灵枣的游客增多了,我们向水果店、超市送货也方便了,价格比往年高出一大截。

“这儿的枣子水分足,口感特别好。”来自江苏徐州的游客张立走进枣园,摘下一颗新鲜的灵枣,忍不住品尝道。

“黄营村位于大桃山下,土壤含酸性,长出的枣子脆甜。”黄营村党总支书记李进说,黄营灵枣种植面积1.1万亩,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山路打通后,南庄石磨面粉、榴园石榴、蒋疃板栗、黄营灵枣、和村苹果等农副产品通过“龙脊天路”走出大山、销往全国。

带火“山村味道”

车友来了,人气高了。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四季榴园景区及周边的农家乐餐饮店、民宿经常爆满。

宋强强将景区滑雪场对面的一处农房,改造成“一亩田”地锅鸡农家乐,每逢节假日,20多张餐桌一“桌”难求。

“除淮北本地游客外,景区近半数游客来自周边城市,去年实现营业额30万元。”宋强强说。

烈山镇围绕“龙脊天路”写好文旅大文章,探索“跨村联营、托管运营”模式,在淮北市率先打破镇域组织体系壁垒,构建起“1+1+N”集体经济发展格局,即由镇党委牵头,以强村公司为依托,组织所辖行政村成立“跨村联营”党建联盟,以“党建链”串起“共富链”,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

烈山镇14个村、社区共同出资成立淮北市禾佳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各村、社区以资金、土地入股,成为合作主体。运营过程中,烈山镇党委选派懂经营、善管理的党员干部深入企业,为公司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通过定期召开党建联盟会议,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烈山镇整合四季榴园景区旅游资源,沿“龙脊天路”开发动力乐园、云端露营、滑雪场、泡泡屋等一系列特色文旅项目,让村民沿线设置摊点向游客售卖新鲜果蔬、石榴汁、石榴酒和红薯、鸡蛋等土特产。2024年,四季榴园景区接待游客130余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零售收入34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30余个。

“我们连续4届在‘五一’假期举办地锅鸡美食文化节,让榴园地锅鸡声名远播。”烈山区文旅体局局长李若萌说,在文旅融合趋势下,烈山区以特色美食为纽带,搭建餐饮文化交流平台,聚人气、增活力、促消费,带火了“山村味道”,也带火了全域旅游。今年上半年,烈山区共接待游客160余万人次,带动旅游综合收入11亿元。

拓宽共富渠道

烈山区把全域旅游与和美乡村建设紧密结合,加快“龙脊天路”观景平台驿站等配套项目建设,提升全域旅游服务能力,打造“吃住行游购”消费新场景。

宋疃镇黄营村看到日益增加的客流量,一手加快和美乡村建设,一手吸引本村青年返乡创业。

21岁的沈俊豪是黄营村人。8月19日,经过一个月的精心筹备,俊豪食品加工厂在黄营村通往“龙脊天路”的南入口处开张了。

“我们坚持手工制作、柴火蒸制,收购村民余粮,吸纳村民就业。”沈俊豪说,手工馒头一经推出,就受到游客欢迎,开业短短10多天,日均销售量逾3000个。

村民李影在俊豪食品加工厂制作手工馒头,这些天忙得不亦乐乎。“以前在家务农,现在在家门口赚钱、顾家两不误。”李影说,像她一样,加工厂已吸纳5名本村妇女就近就业。

宋疃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刘斌杰告诉记者,当地正计划以农文旅产业为牵引,在“龙脊天路”黄营段沿线及周边布设文创、民宿项目,招募乡创人才回归乡村。

今年,串联烈山镇、宋疃镇的“龙脊天路”旅游风景道全面贯通开放。沿线各村因地制宜做好“生态+”文章,依托丰富资源和独特区位,拓宽共富渠道。

在烈山镇青谷社区鸾山香油工坊,100公斤重的石磨正悠悠转动。

“我们始终秉承传统石磨加工工艺,经过筛、洗、晾、炒等十几种工序,保证生产出来的香油味道纯正、自然健康!”青谷社区党总支书记魏亚磊说,如今,游客走进青谷,可直观感受芝麻蜕变香油的神奇过程,“青谷鸾山香油”香飘风景道,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增收致富。

烈山镇蒋疃社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将荒山资源充分整合利用,种植149亩金银花,让曾经荒芜的山岭焕发勃勃生机。

宋疃镇太山社区充分挖掘传统农耕资源,创新推行“党支部引领+订单生产+股份合作+劳务协作”模式,组织有发展意愿的农户融入丰谷千亩育种高产示范园、创富棘山“茂汶花椒”种植基地等项目,通过二次分红实现村集体与村民发展成果共享。

“在‘龙脊天路’沿线各村、社区示范带动下,去年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突破100万元大关。”烈山区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烈山区正全力打造一条沿“龙脊天路”的“共富链”,积极推进全域、跨镇、跨区融合,做到“一路一村一坊一品”。

“龙脊天路”因农文旅赋能,成了连接大山内外的“信息路”“致富路”。(记者 吴永生)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4-2025 4G伪基站购买 www.duansms.com 版权所有 电话:+85260719134 地址:香港油尖旺区尖沙咀金马伦道66号东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