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12月5日电 截至12月5日,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第四管理区水稻种植户王金苹已突破完成了300吨优质稻米的销售量,是去年同时期销售量的两倍。另有内蒙古老客户预购的10吨米砖礼盒正在加工中。
对于种植户而言,不仅要追求产量,还要重视稻米的品质,在加工端打好绿色优质品牌,依托优质米原产地的优势,实现优质水稻自产自销产业化经营,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今年,王金苹种植了580亩水稻,在种植过程中,七星分公司利用数字农业信息管理系统,对整个农作物生产管理过程进行控制,在芽种生产、大棚育秧、本田管理、收获、整地等各个阶段的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移动终端采集技术等进行记录与管理,通过质量巡检管理系统对种植全过程进行监管,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对产品全过程信息记录,全程标准化和绿色生产方式在产品二维码上一览无余,二维码的不可篡改、不可复制就是产品监管保障的“金字招牌”。生产加工到餐桌全程管控,信息反馈和质量全程追溯,确保原粮和精米同步发力、双向销售,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附加值。同时,七星分公司不断挖掘并推出地标产品,为消费者重塑“城市名片”定义,鼓励种植户自产自销大踏步向前迈进。
据七星分公司农业生产部科技信息办主管王勇介绍,科技手段越多地进入到农田当中,生产环境和作业条件就会不断地向好发展。在种植户应用科技的过程中,还能发现一些更加便于生产的方式方法,让高新技术越来越接地气,真正符合种植户的生产需求。如今,精准作业已走进七星分公司广大种植户的田间地头,卫星平地、激光平地、智能筑埂、翻旋整地,一切以数字为标准,生产环节不再受自然条件制约,并做到了应对农时。针对旱平免搅浆、测土配方施肥、重金属检测,这样的农业生产始终在保质保量的良性循环中开展作业。
从卖稻谷到卖稻米,一“字”之变,北大荒农业股份七星分公司的优质稻米产业通过走好产业化、品牌之路,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水稻种植利益最大化,为地方稻米品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韩婷澎、庞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