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海口9月6日电 (记者李学山)9月4日下午,海南师范大学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孔子学院汉语桥夏令营代表团一行20余名师生到访海南师范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开展交流活动。活动通过古籍文献实物展现、技艺演示、互动体验等多元形式,让国外学生近距离感受中华古籍保护与传承的独特魅力。
在海口市古籍修复技艺科普教育基地内,学生们参观了馆藏珍贵古籍文献,了解古籍基本装帧形式;在古法造纸体验区,学生们将纸浆与花瓣巧妙结合,制成独具韵味的花草纸;传拓体验区,大家轻覆宣纸、轻敲墨拓,制作古诗词、黎族“大力神”等拓片;雕版印刷体验区,他们手持棕刷,均匀刷上不同颜色墨汁,印出海南师范大学校徽以及中国传统图案;古诗词抄写区,他们于笔墨纸砚间,一撇一捺,一行行唐诗宋词跃然纸上,字里行间传递着中华文化的温度。
每位学生在完成作品后郑重签名,将亲手制作的花草纸、雕版印刷图案及传拓拓片带回到自己国家,作为此行最珍贵的文化信物。
夏令营代表团负责人、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主要负责人以及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的老师和同学参加此次交流活动。相关负责人现场表示,此次古籍修复技艺体验是讲好中国故事、讲好海南自贸港故事的生动案例。
据悉,海南师范大学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是海南省第一个国家级古籍修复传习所,也是全国高等师范大学中第4所获此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