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庙行开企业20年,一步一步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庙行觉得我们有发展潜力,我们觉得庙行很温馨。”
上海笑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说道。
20年前在庙行共康服饰城开店的张勇,一路坚持走来,如今笑涵阁已经在淘宝积累了千余万粉丝,年销售额超20亿元。
2003年,张勇夫妻二人在来到宝山庙行镇,在共康服饰城开了一间类似裁缝铺的服装店。彼时,互联网刚刚兴起,张勇觉得这种全新的销售渠道或许是个机会,就在2005年注册了淘宝店铺,成为淘宝较早入驻的商家。
没有专业模特和摄影师,张勇自己用一部数码相机把店里的衣服放在出租屋的床上,靠窗外的自然光拍摄照片,然后抠图上传到网上。同时,他还身兼运营、美工、客服、送货员等多职……
随着互联网经济羽翼渐丰,笑涵阁的规模也逐渐扩大。2007年,8平方米变成20平方米。2019年,从个人店铺转型为企业店铺,并将企业总部落户庙行。
“为什么留在庙行?我们当时思考了很久。从2003年开始到2019年,16年时间代表着我们的青春,这是另一处‘家’。同时,庙行虽然是上海市最小面积的镇,但这里给企业的交流和服务,给我们的感受是很温馨的。”
于是,张勇带着企业留在了上海,留在了庙行。
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张勇也遇到了新的烦恼。作为从“夫妻店”起步的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提升企业品牌和研发能力成为当务之急。于是,张勇开始对办公空间进行多次扩张,但每次扩张时,新办公楼的选址都成了现实问题。张勇虽然希望留在上海,因为这里有更多设计研发人才,但庙行本身土地资源紧张,这让他多次犹豫是否要将企业总部搬去外地。关键时刻,庙行镇给张勇提供了新思路。
2023年,张勇想将笑涵阁的办公面积从1600平方米扩大到5000平方米以上,但企业原来所在产业园已经没有闲置土地。
为了盘活低效用地,庙行镇将镇内的空置土地、厂房、办公楼统一地放到镇上的招商信息发布平台,如果企业有需求,镇里就可以帮忙做资源对接。最终,招商团队帮张勇找到了地块大小适中、濒临江边的空间,张勇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
至此,一家兼顾商业合作、销售运营的线下旗舰店在庙行出现。
设计店铺时,张勇提议,嵌入一处咖啡吧用来社交。服装店为何要卖咖啡?“看似是消费,实则提供的是情绪价值。”他认为,越来越多电商品牌回归线下,并在商场、社区开店,其初衷正是增强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
2024年底,笑涵阁总部的新大楼已装修完毕,张勇和在上海的员工们搬进了新的办公室,越来越多的行业人才正逐渐向这家企业靠拢……
与此同时,随着线下旗舰店在庙行亮相,人们逐渐把“头部女装”和“庙行”两个字联系在一起,笑涵阁的特卖会、展示会出现在该镇越来越多的公共活动当中。从外部看,是庙行镇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而从内部看,则是一次民营企业在时代高速发展中紧抓机遇,把企业生存和当地发展紧密连接的一种坚定选择。
从服装批发市场8平方米裁缝铺起步,到逐步创立线上头部女装品牌,再到如今回归线下探路原创设计;从亦步亦趋地跟于人后,到招兵买马吸引原创设计师……“笑涵阁”的二十载成长之路,正是沪上无数原创时装品牌的缩影。
近年来,庙行镇持续擦亮“锦囊MIAO计”之“MIAO沟通”“MIAO无忧”“MIAO舒心”等系列营商环境品牌,效果明显。
如今,庙行定期举办“MIAO发展 踔厉行”企业家沙龙、民营经济圆桌会,完善企业家意见征求、处理反馈、执行监督等机制,推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使出台的政策好用、管用、马上能用。另一方面,镇政府积极从“发现需求”到“创造需求”,主动代入企业视角。比如民营企业总部等政策申报,不是光告知企业,而是提前对企业进行“政策画像”,形成种子企业名单,引导种子企业向政策标准发展。
不仅如此,庙行镇充分尊重企业意愿,将企业文化和历史记忆融入整体设计方案,投资3000万元,历时100天的施工改造,打通6处断点,蕰藻浜庙行段1.4公里滨水步道实现全线贯通,2.73万平方米的亲水空间成为周边企业员工、居民游憩的宝地,实现了还水于企、还绿于企、还岸于企的目标。
“希望人们来庙行看看,来笑涵阁看看,一起抓住这个发展的机会。”张勇说道。